您好!欢迎来到广州老龄产业网~

手机站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孝老爱亲 > 感动人物

天河|廖晓瑜:这位“天河警嫂”用孝心、热心和爱心书写孝老爱亲

所属分类:感动人物 阅读次数:1118 发布时间:2024-05-20

她,是羊城警察背后的好警嫂;

她,是父母公婆的“贴心棉袄”;

她,是孩子眼中了不起的好妈妈;

她,是同事心中温暖心善的好同事;

她,是街坊邻里都称赞的“大家长”;

她,是孤寡老人、智障儿童的温暖慰籍;

她,书写着朴实无华的敬老爱亲美德......

她是谁?

她,就是居住在前进街美林湖畔的羊城好榜样、“广州好人”廖晓瑜

廖晓瑜在“广州榜样”发布会现场接受表彰。

廖晓瑜,中共党员,就职于广州市执信中学,温婉知性、贤惠热心的她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生长在一个淳朴的客家家庭。2018年1月,廖晓瑜作为孝老爱亲的典范,受到广大巿民的赞誉,当选“广州好人”。此前,她的家庭连续多年被评为广州市书香家庭、文明家庭;2016年她的家庭被提名为“天河十大最美家庭”;天河区委宣传部授予其为“天河好人”。

此次被授予“广州好人”,廖晓瑜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是‘中国好人’的女儿,我更应把好家风,孝老敬老文化传承。”

廖晓瑜与丈夫及儿子。

好警嫂,为家庭撑起一片晴空

廖晓瑜的丈夫是一名警察,为了让丈夫更好地投入工作,廖晓瑜用柔弱的双肩为丈夫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包揽了大大小小的家务,孝顺双亲,教育孩子。

警察是一份危险、辛苦、工作时间不规律的职业。每逢春节,万家团圆,她的丈夫需要坚守在岗位上,守护一方平安,结婚13年来,她的丈夫只在家里吃过三次年夜饭。

除了照顾好家庭以外,她也给与丈夫极大支持,是公认的好警嫂。

遇上丈夫的同事有事要顶班,她支持丈夫与同事顶班;除夕夜,她的丈夫奋战在天河花市安保前线,她就带上孩子去看望,让孩子理解爸爸,懂得爸爸的职业特殊性。万家团圆的日子,她的丈夫和战友们坚守在岗位上,她就做一桌美食送到丈夫的单位,让丈夫和战友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家属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记不清多少次遇到紧急情况,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内心坚韧的廖晓瑜选择独自面对、解决。

2006年,怀孕期间她因为身体原因出现先兆流产住进了医院,此时她丈夫正前往浙江进行抓捕工作,为了不让丈夫在工作上分心,她选择不告诉丈夫。

孩子在半夜发高烧,她就一个人背着孩子在深夜里拦的士、挂号、拿药、在医院照顾孩子,为了不影响在刑侦岗位上参加审讯工作的丈夫,她默默地承担了一切.

而她也因为过于疲劳低血糖晕倒在医院。当丈夫单位领导来家里探望时,廖晓瑜用朴实的语言说:“警察保护人民,警嫂支持警察是应该的”。

有廖晓瑜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她的丈夫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岗位上。

廖晓瑜理解丈夫对工作的热忱,当她看到丈夫破了案子,会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感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廖晓瑜说:“前些天,有群众来到我丈夫单位给他写了感谢信和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真心为民不辞劳苦,办案迅速为民解忧’,我觉得,人民警察就应该这样。”

工作中的廖晓瑜。

廖晓瑜工作较忙,有时遇上急的稿件会写稿忙到深夜,但她每天早上都会5点多起床为孩子煮早餐。夜晚到家已是晚上7点,她依然会为家人买菜做饭,料理家务活,辅导孩子的作业,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廖晓瑜辅导孩子做功课。

爱心、热心……好家风有传承

廖晓瑜的母亲陈长娣曾当选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之“敬岗爱业”先进典型。她是广州市凤凰街文化站客家山歌团的知心团长,作为一名老党员,陈长娣不拿任何报酬,组建了一支由普通农村妇女组成的客家山歌团,不仅参与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还走进广州的大街小巷进行公益慈善演出,编写各类亚运知识、传颂十九大精神的新山歌两百多首,带领队员们走进央视,她还时刻关心每一个队员,谁家有难事、烦心事,她都主动安慰并提供帮助。

廖晓瑜与母亲一样,也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社区红人。邻居的老人喜欢找她聊家常,谈心事;新婚邻居会向她“取经”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等家庭问题;学生的家长会向她请教如何教育孩子;在执信中学里,学生和退休老师也都喜欢找她谈心。

同事们对廖晓瑜的感谢。

天河区政府发微博点赞廖晓瑜。

廖晓瑜的丈夫在得知妻子被授予“广州好人”时,发朋友圈表达对妻子多年来的支持感谢。

小区许多孩子也都喜欢往她家跑,廖晓瑜会教孩子们一起做各式各样的点心、耐心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有邻居的孩子父母加班,她知道后都会接上回她家里照顾......

邻居们说,她家时常像托管中心一样热闹,充满孩子们的欢笑声。廖晓瑜表示,只要能帮助到别人,累都是值得的。

尽管这样忙碌,廖晓瑜对孩子的教育也十分成功。她的孩子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平日还会跟着廖晓瑜一起做义工关爱社区的孤寡老人。

廖晓瑜表示,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更注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孝心的孩子。她教育孩子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因此被多间学校邀请作演讲,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

廖晓瑜带着儿子和社区的孩子做义工。

廖晓瑜告诉记者,她家庭的家风家训正是:“孝老敬老,言传身教做孩子的好榜样”。

这样的家风,源于廖晓瑜从小受到的教育。廖晓瑜说:“我在一个孝老爱老的环境中成长,看到许多父母孝顺长辈的事例,父母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从小就看到我的母亲过马路时会牵着老人的手,照顾体贴老人,这些虽是小事,但在成长中对我潜移默化了。”

廖晓瑜为她90高龄的奶奶筹办生日会。

孝老敬亲,做长辈的“贴心人”

廖晓瑜孝老爱亲的优良品质来源于对家风的传承,而家里的父母长辈说起她,总是竖起大拇指。

廖晓瑜的工作繁忙,但从来都对父母长辈关怀备至。婆婆患有风湿,她会买各种各式的药膏给婆婆;婆婆洗澡时不习惯用花洒淋浴,她会用桶调好热水给婆婆,婆婆喜欢早起,她就在婆婆起床前为婆婆煮好早餐端在婆婆面前,无论去到哪,她都会牵着婆婆的手。婆婆对她赞叹不已。

廖晓瑜有位90岁高龄的奶奶,平时带奶奶出去散步,她会紧紧牵着老人的手慢慢走,奶奶牙口不好,她会用专门的剪刀为奶奶剪肉,奶奶逢人便“炫耀”她有一个非常孝顺的孙女。

在父亲生病间,廖晓瑜尽管自己身体不适,下班后回家料理好所有事情,又奔波到医院通宵达旦地照顾父亲,第二天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和老人相处,廖晓瑜很有心得,她说:“要尊重、关心他们,遇事多和老人商量,其实,老人家到了一定的年纪,性格会越来越像一个小孩子,所以也要哄哄老人家开心。”

“广州榜样”发布会上廖晓瑜和父母的合影。

关爱孤寡老人 情暖老人心

廖晓瑜为孤寡老人送爱心餐。

廖晓瑜对长者的关怀以及对孩子们的爱,不仅限于自己家的长辈和社区的孩子,还竭尽全力地把这份关怀送给社会上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特殊人群。

上班、料理家务、辅导孩子功课、帮助邻里、照顾老人……在这样忙碌的生活中,廖晓瑜还加入了多个志愿者队伍。她是花城广场志愿驿站曾健华“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站和妈妈私房菜送爱心志愿团队的志愿者,作为志愿团队骨干,她承担了志愿队的文字宣传工作。

廖晓瑜探望智障儿童,并跟他们一起跳舞。

廖晓瑜的生活基本被家庭和工作填满,她只能用平时中午休息的一、两个小时时间和周末去关爱探望孤寡独居老人和残障儿童。

每到周末,她穿梭在天河石牌村的一片片“握手楼”,在社区中忙碌着,给孤寡独居老人送爱心餐、陪老人聊天、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她同时还负责志愿队的宣传工作。

廖晓瑜利用周末和志愿者们一起送爱心餐。

2018年初,廖晓瑜正式加入广州志愿者团队。

廖晓瑜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风风火火做事,朋友都笑我走路跑步一样。但是我觉得空巢老人特别需要我们年轻人去关爱,她们缺少陪伴,看到老人们脸上的微笑,我累点也是值得的。”

作为警嫂,她对丈夫支持体谅,从不抱怨;

作为母亲,她对孩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作为女儿,她对父母长辈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作为社会一员,她竭尽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就是在我们身边的“广州好人”

    点赞

    收藏关注

    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