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545亿元,会员210万,这类App很危险!
所属分类:虚假消费 阅读次数:2370 发布时间:2024-07-15

不管是日常消费、还是紧急资金需求,信用卡支付都比较方便,但信用卡逾期还款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如果有智能软件声称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非法套现、代还服务,是智能还款的所谓“妙招”,还是无限循环的“还款陷阱”?
近日,江苏省检察机关披露了一起利用手机App进行信用卡代还、套现的非法经营案,涉案金额高达545亿元,注册会员210万,涉及各类银行卡300多万张。主办检察官接受记者采访,披露了案件细节。
轻信信用卡智能还款
终步入无限循环的“还款陷阱”
家住江苏省淮安市的小吴因为自己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比较高,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买买买”,无节制地刷卡消费让她每月都入不敷出,是典型的“月光族”。2021年1月,小吴应还账单将近2万元,面对高出自己工资数倍的信用卡账单,小吴焦虑不安,如果逾期不还,个人征信会受影响。正在这时,她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何孝天:小吴说,她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一则“信用卡智能还款平台某App,让你告别还款焦虑”的广告,她感觉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在与广告上的客服联系之后,对方告诉她只需下载一个手机App,信用卡内预留5%的可用额度,即可代还信用卡,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代还的手续费也只需还款金额的8‰。
小吴在“客服”的指导下下载安装了这个App,并按提示用自己的手机号码进行了注册,输入身份信息、绑定了需要还款的信用卡账号,然后设置还款金额2万元和还款周期3次,App自动帮助小吴完成了3次虚假消费,几分钟后小吴手机就收到了这张信用卡本期账单已还清和消费20160元的“新账单”。
何孝天:这个“客服”告诉小吴多出来的160元就是此次代还信用卡的手续费。小吴觉得相较于高达2万元的欠款,代还手续费简直就是“毛毛雨”。之后,每个月小吴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还款,等到所欠信用卡金额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她才终于意识到自己被拖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还款陷阱中。小吴通过网上查询得知,这种信用卡代还App可能涉嫌违法犯罪,2021年7月,她选择了报警。
涉案浙江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查
公司非法搭建支付结算平台
扰乱市场秩序
警方调查发现,小吴报警的这款App是浙江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随后,这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某及公司股东文某、何某等7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以李某为首的非法经营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王映霞:据李某交代,公司开始主要做一些公众号、商城之类的软件开发,收益较少。为了获取更大利益,2017年1月,组织人开发具有信用卡还款、套现等资金支付结算功能的软件App,但是因为公司并未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没有现金支付和结算资质,他又成立了一个物流公司,找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为他提供支付接口。
承办案件检察官王映霞
为了扩大销售,李某等人利用网站、微信群等以“一起做代理,推广赚分润”为噱头,招募运营下游代理。下游代理不仅需要花费几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价格购买公司开发的同类App,同时公司每月还会收取他们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运营管理费等。
王映霞: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以及下游代理都会设置费用不等的刷卡手续费,公司主要赚取会员刷卡费率和上游支付通道的费率差,扣除自己应得的部分后作为分润转账给下游代理。自2017年10月以来,这家公司共向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出售同类功能的App共730个。
据技术人员文某交代,他们开发的“智能代还App”,不管是信用卡代还或是套现,系统上生成的商户消费其实都是虚假交易,没有真实消费,实际就是将持卡人账单循环延后。
难抵利诱做代理
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代理商金某是2020年7月看到广告后到浙江李某的公司考察,工作人员向他宣传,做代理可以拿到客户刷卡消费金额2‰左右作为分成,只要推广做得好,轻松月入过万。
何孝天:金某当时缴纳了二十多万的代理费,定制了具有信用卡代还、套现功能的App,之后他通过App生成专属推广二维码,在微信群、QQ群里进行推广。为了吸引更多人注册成为会员,他还要求在App中设置了不同的会员等级,推广的人数越多会员的等级就越高,等级越高的会员使用这个软件刷卡消费的手续费就越低,高等级会员也可以从其发展的会员刷卡手续费中获得更多分成。
不到两年的时间,金某代理的App吸引注册的会员人数达5万多人,非法经营额达23亿多元,金某非法获利近200万元。而像金某这样的落网的下游代理有29名。
王映霞:鉴于这个案件涉案金额特别巨大,人数众多,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提取并固定各犯罪嫌疑人手机内的电子数据、公司账目,并对公司的后台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司法鉴定等,进一步完善证据链。
涉案浙江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查
经鉴定,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被告人文某与另案处理的李某等人非法经营数额共计人民币545.8亿元,App总会员注册数量达210万。各App非法经营数额在0.39亿元至23亿元不等。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督促文某、何某等人先后退赃800多万元。
王映霞:智能还款平台的实际操作是推迟并非还清,账单依旧存在,看似短期内减轻还款压力,实际上加重了持卡人的还款负担。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应予以依法惩治。
清江浦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 石艳:这种App需要用户进行实名制注册,绑定身份证及信用卡等个人信息,而这些平台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隐患,一旦信息泄露,信用卡很容易被盗刷,甚至引发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衍生犯罪。
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今年3月,文某等32人被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五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三万元至二百二十万元不等的罚金。其余涉案人员正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石艳: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有计划地理性消费,不要轻信信用卡智能代还平台的诱导,无论借贷还是还款,一定要遵循正规渠道,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及资金安全。
点赞
收藏关注
虚假消费推荐
-
“订餐大单”背后藏圈套,虚假付款骗钱财!
越来越多人选择线上订餐线上预订已成为餐饮行业新的消费模式给商...
2024-05-21 -
赖账不退款!广东消委会披露一则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提醒:避免一次性支付高额预付款
11月7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披露一则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邹...
2024-05-21 -
虚假中奖、“反向抹零”收费……广州市场监管发布2023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虚假中奖、“反向抹零”收费……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2024-05-21 -
利用政府消费券虚假消费套现,违法!
鹤岗的小伙伴们~又一波政府消费券来袭~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段时...
2024-05-21 -
修改POS机代码冒充商户,7人虚假消费套取银行返利16万元被拘
与商家合作,在指定会员日或特定消费类目刷信用卡返利,是银行鼓...
2024-05-21
相关推荐
-
7旬老太与20多岁小伙网恋,却这样损失了170万元
禺70多岁的老太与一名“老教授”网恋却不料被骗走170万元“...
2024-05-21 -
伪造人脸识别认证,4人获刑!专家提醒:保护好这些敏感信息
刷脸支付、刷脸打卡、刷脸门禁……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广泛普及,...
2024-05-21 -
“订餐大单”背后藏圈套,虚假付款骗钱财!
越来越多人选择线上订餐线上预订已成为餐饮行业新的消费模式给商...
2024-05-21 -
这种骗术太可怕!广州又一名退休老人被骗走300多万元
广州又有一名六旬退休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骗300多...
2024-05-21 -
揭广州原公安局长吴沙:控制数千便衣 伪造虚假身份境外赌博落网
公安大老虎吴沙,伪造虚假身份境外赌博落网。这是一个充满贪腐、...
2024-05-21 -
擦亮眼!目前在广州最常见养老诈骗是这类
8月8日,广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报会...
2024-05-20
热门推荐
-
青旅管家义工
室内设计助理岗位职责:1、负责民宿房间布局设计和房间内部的更
2024-05-09 -
王伟中慰问武警部队某部官兵
广州日报讯 7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
2024-05-20 -
广东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为深入开展健康广州行动,深化推进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健康生活
2024-05-20 -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铸军魂、强合力、促发展”军事日活动
为促进军地交流,凝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合力共识,推动退役军人
2024-05-20 -
习近平结束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5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
2024-05-11 -
广东广州1900亿巨头官宣:捐赠1000万元,驰援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在灾难和困难面前,广汽集团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贡献力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