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州老龄产业网~

手机站

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年权益 > 利益诱惑

万元神药成本低至50元!广州警方详解289宗涉养老诈骗案

所属分类:利益诱惑 阅读次数:1178 发布时间:2024-05-20

日前,广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报会,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8月初,全市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289宗,抓获犯罪嫌疑人872人,追赃挽损1.87亿元。

其中,保健品类诈骗占比近七成,成本价仅几十元的保健品经过“专家”洗脑后售价竟高达上万元。

为“解锁”更多涉养老诈骗套路,进一步增强老年人防骗意识,通报会后,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公安局,获悉了更多涉养老诈骗案件详情。

团伙作案占比60.90%

据广州公安介绍,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主要针对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及开展“养老帮扶”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六类诈骗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从全市破案情况来看,截至目前,白云区公安分局、荔湾区公安分局及天河区公安分局侦破案件数居全市11区前三名,分别破获70宗、40宗及39宗涉养老诈骗案件。

从全市涉养老诈骗案件作案类型来看,团伙作案特点突出,289宗案件中有176宗案件为团伙作案,占比高达60.90%。

“在代号为‘猎诈13号’的专项统一收网行动中,行动当天共捣毁多个实施养老诈骗的团伙,抓获嫌疑人300余名,查封‘门诊部’‘养生馆’等实施诈骗的地方20余处。”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大队长肖频在通报会上说。

保健品利润率超10000%

经分析,广州公安机关目前破获的289宗涉养老诈骗案件中,诈骗手法主要以冒充“专家”销售“三无”保健品诈骗、传销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主。

销售保健品类诈骗案件占比69%,非法集资类案件占比25%。

“广州较为常见的养老诈骗犯罪就是售卖保健品养老诈骗,他们一般的套路都是在一些社区兜售或者是免费送鸡蛋、柴米油盐、布鞋等等,获取老人家的信任。”肖频说。

据介绍,嫌疑人获取老年人信任后会在交流中套取事主的患病情况、家庭情况、消费能力等信息,再根据事主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例如引荐到相关的“国医馆”、健康讲座现场等地方,通过冒充“名医”诱导老年人问诊。

“名医”因为前期已掌握事主疾病及家庭情况等信息,很容易获得信任,借此再将各类劣质保健品、药品包装成“神药”高价出售给老人。

在公安机关缴获的“灵药”中,经核验成本价大概在50元至80元,但是经过所谓的“专家”洗脑后,售价却高达8000元至10000元。

“这些被所谓‘国医馆’重点推荐的‘灵药’,其实就是一些食品,有的甚至是连正规厂家都没有的‘黑食品’,从成本几十元卖到上万元,靠的就是骗子的一张嘴。”一名长期负责打击诈骗的刑警介绍说。

单案受骗人员达600多人

据广州公安介绍,目前查处的案件多数为今年的新发案件,案件大部分还在侦办过程中,关于保健品类诈骗案件中,仅从涉案资金流水上来看,受害人员最多的一宗案件受诈骗人数达到600多人。

“诈骗分子能得逞大多是瞄准了老年人关注养生、渴望延年益寿的心理,为此广州市公安局提醒广大老年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小恩小惠所迷惑,如果发现被骗,请及时拨打电话报警。”肖频说。

广州公安提醒广大读者,感到不舒服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到正规药店购买药物、保健品;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的通讯方式,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及家人的健康状况。

同时,要警惕“高疗效”噱头,不轻信所谓的“偏方、特效药、神药、祖传秘方”等,难以分辨时,要积极与家人沟通;不参加非正规机构组织的“健康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

广州公安呼吁广大市民,要常回家看看,多陪伴老年人,关心独居长者,帮助他们有效识骗防骗。

若发现有关养老诈骗犯罪的线索,可以积极通过中央政法委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或直接拨打电话110进行举报。

    点赞

    收藏关注

    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