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广州警方公布12类节后多发的电信诈骗类型
所属分类:中奖钓鱼 阅读次数:925 发布时间:2024-05-21

请广大市民共同提高防骗意识,谨记防骗“六不”“三问”要诀:不轻信、不汇款、不泄露、不扫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遇到可疑情况,主动问民警、问银行、问当事人,多方求证准没错。
一、冒充客服、快递类诈骗
由于春节期间快递放假,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骗子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打电话给事主称快递丢失、公司可双倍甚至数倍赔偿,随后要求添加事主微信,诱导事主扫二维码,并承诺通过支付宝退款。在扫描二维码并经过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登入支付界面后,便跳出了退款页面。当事主依次输入了姓名、持卡人、卡号、密码信息后,手机却不断显现超时状态,从而落入圈套。
【警方提示】
接到此类电话,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能扫二维码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遇到快递不发货或者丢失的情况,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客服咨询。
二、网络刷单诈骗
“足不出户,日赚千元”,骗子承诺有偿刷单,第一笔会返还少量佣金给事主,吸引其上钩,随后加大刷单物品金额,并以各种理由骗事主继续消费刷单,但不再支付佣金也不退还本金。
【警方提示】
网络刷单是涉嫌违法的虚假交易行为;切勿轻信低门槛、高回报的兼职信息;要求先给对方付款的兼职,一律是诈骗。
三、冒充熟人诈骗
“我是××,给你拜年了!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春节期间,收到这样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可能并不在意,立刻将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春节过后,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警惕性自然松懈。接下来,各种老套骗术上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
收到这类信息后,不要立刻保存新手机号码作为联系人,特别是非常熟悉的亲人或好友,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原号码、微信或其他共同联系人等方式确认是否换号。与熟人之间涉及资金来往要多个心眼,不要未经确认对方身份就轻易转账。对一切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进行的资金操作,务必保持警惕。
四、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事主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恐吓诱骗事主,要求其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警方提示】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形式办案;公检法机关均未设立所谓“安全账户”;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QQ、微信或传真等方式发布“拘捕令”“通缉令”等强制措施文书。
五、贷款、办信用卡诈骗
春节买年货、孝敬父母、派发压岁钱,春节后还款压力大,骗子瞅准时机,承诺可提供“无需抵押”的低门槛贷款,诱骗事主先交一定金额的手续费、保证金等。事主往往贷款没到手,自己的钱却被骗走。
【警方提示】
正规贷款公司决不会在贷款发放前以各种名义要求先支付所谓的“保证金”或“利息”,做银行卡流水来证明还款能力。对网贷公司要认真核实,不要轻信“无需抵押”等诱人的贷款信息。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给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及告知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六、保健品诈骗
就像春晚葛优小品里演的骗子,用各种洗脑的保健品推销直接瞄准老年人群体,推销员到处认“爸妈”,通过组织老年人旅游、送大米、送鸡蛋、免费体检等各种花招,将保健品打造成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神药”,总想用温情忽悠老年人。
【警方提示】
保健品绝对不能治病,有病了也千万不能靠吃保健品治病。说保健品能治病的都是骗子,千万别上当。老年朋友们千万不要盲目跟从,动心之后,要和孩子们商量一下,避免上当受骗。
七、网络交友诈骗
“这就是我本人,绝对没有P过图”。骗子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伪装成“高帅富”“白富美”或老乡等,加事主为好友,骗取事主感情和信任后,便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理由,骗取事主钱财。
【警方提示】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发来的视频、图片等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等暴露在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对于网友借钱、要求转账的,要提高警惕,先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信息。
八、网络购票诈骗
春节前后,许多人会通过网络预订火车票或机票,骗子趁机通过虚假的购票网站或恶意刷票软件,诱导事主下载并购票,甚至用支付失败、信息错误等理由,要求事主多次购买。
【警方提示】
通过网络购票时,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可信度高的第三方购票机构购买,不要轻信所谓的支付失败、要求到指定网站重新填写账户信息等说法,遇到问题一定要询问官方客服人员。
九、钓鱼网站诈骗
骗子利用“伪基站”群发积分兑换、话费充值优惠、信用卡升级等虚假短信。用户点击含有木马程序的网址链接后,骗子便会盗取用户手机中的网络社交账号及网银支付账号,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手机要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不要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二维码等。
十、中奖诈骗
“恭喜您被XX节目抽中为一等奖,将获得价值X万元的奖品,领取码为XXX。”相信大部分人对此类短信或电话通知的“中奖”都会一笑置之,不会相信。但随着骗子的话术编造得越来越“精巧”,还是会令一部分安全意识较薄弱的人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相信“中奖”,骗子便会一步步引诱事主转账、汇款或者登陆钓鱼网站,骗取事主钱财。
【警方提示】
对于此类“幸运”短信或电话,一律不予理会,千万不要轻信。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十一、网络赌博诈骗
传统的赌博转移到网络,组织者会在后台通过技术控制的权限,开始让参与者小赢几把,接着参与者就会陷入越赌越输的深渊,却还被蒙在鼓里
点赞
收藏关注
上一篇:00后”女孩朋友圈“钓鱼”骗钱
中奖钓鱼推荐
-
养老骗局、涉疫骗局层出不穷?警惕披着“新衣”的老套路
日前,广州越秀区一位年近80岁的婆婆,接到冒充“某某通讯管理...
2024-05-21 -
街头免费抽奖送手机?骗局!
走过路过别错过!参与活动,免费抽奖送手机……”看似可以占“大...
2024-05-21 -
老人遭遇捆绑消费陷阱,商行被判“退一赔三”
仅需网购两斤茶叶,便可以拿到珍贵的“自动茶具八件套”,老人家...
2024-05-20 -
老伯想“优惠购车”却被骗8万!
今年4月起,广州警方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2024-05-21 -
带你赚钱带你飞”?“网络钓鱼”诈骗要当心
你是不是有过浏览网页的时候,突然跳出个广告链接,正是你最近在...
2024-05-21 -
谈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
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件办理心得交流今年3月份在青岛发生过这样一...
2024-05-21
相关推荐
-
7旬老太与20多岁小伙网恋,却这样损失了170万元
禺70多岁的老太与一名“老教授”网恋却不料被骗走170万元“...
2024-05-21 -
伪造人脸识别认证,4人获刑!专家提醒:保护好这些敏感信息
刷脸支付、刷脸打卡、刷脸门禁……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广泛普及,...
2024-05-21 -
“订餐大单”背后藏圈套,虚假付款骗钱财!
越来越多人选择线上订餐线上预订已成为餐饮行业新的消费模式给商...
2024-05-21 -
这种骗术太可怕!广州又一名退休老人被骗走300多万元
广州又有一名六旬退休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骗300多...
2024-05-21 -
揭广州原公安局长吴沙:控制数千便衣 伪造虚假身份境外赌博落网
公安大老虎吴沙,伪造虚假身份境外赌博落网。这是一个充满贪腐、...
2024-05-21 -
擦亮眼!目前在广州最常见养老诈骗是这类
8月8日,广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报会...
2024-05-20
热门推荐
-
青旅管家义工
室内设计助理岗位职责:1、负责民宿房间布局设计和房间内部的更
2024-05-09 -
王伟中慰问武警部队某部官兵
广州日报讯 7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
2024-05-20 -
广东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为深入开展健康广州行动,深化推进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健康生活
2024-05-20 -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铸军魂、强合力、促发展”军事日活动
为促进军地交流,凝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合力共识,推动退役军人
2024-05-20 -
习近平结束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5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
2024-05-11 -
广东广州1900亿巨头官宣:捐赠1000万元,驰援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在灾难和困难面前,广汽集团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贡献力
2024-05-20